傍晚六點北環立交晚高峰,交警小李操控無人機懸停50米高空,實時傳回車流畫面供后臺調度。突遇強對流,暴雨傾盆伴隨8級陣風,無人機機身劇烈搖擺,屏幕彈出“信號干擾"警報,有被推向車流的風險。萬幸這臺無人機經嚴苛測試:風墻驗證過10級抗風性,加固機架未變形,飛控秒調槳速穩姿態;IPX67密封讓核心部件不進水,信號抗干擾傳輸穩定。小李微調參數后,無人機穿透雨幕清晰捕捉刮擦事故現場,后臺依畫面快速制定分流方案。若換未測試機型,早已失控墜機,既丟監測數據還可能引發二次事故,足見抗惡劣天氣測試的關鍵。
無人機像這樣的運用場景已經很常見,那么像交警使用的無人機,必定要對惡劣環境的抗風、抗雨進行模擬環境測試,這里整理一份交警專用無人機抗惡劣天氣核心測試指標清單。
本清單基于《GB/T 38930-2020 民用輕小型無人機系統抗風性要求及試驗方法》《GB/T 38997-2020 無人機系統 環境試驗方法》及交警交通監測、事故勘察等實際場景需求制定,核心聚焦強風、暴雨、高低溫、低能見度等典型惡劣天氣適配性。



那么,針對這份清單,所需要的測試設備有哪些呢?
清單涉及抗風、防水、高低溫等多類專用測試設備,核心設備及作用如下:
1、抗風核心設備:風墻系統
對應指標:基準抗風等級、突發陣風抗性等
作用:精準輸出 0-12 級可控風速,可 5 秒內實現 5-20m/s 風速躍升(模擬陣風),還能切換 0°-360° 多風向,配合高速相機捕捉機身姿態,驗證飛控修正精度。
由Delta德爾塔儀器聯合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實驗室團隊、工信部電子五所賽寶低空通航實驗室研發制造的無人機抗風試驗風墻\可移動風場模擬裝置\風墻裝置,正成為解決無人機行業抗風性能測試難題的突破性技術。


無人機風墻測試系統\無人機抗風試驗風墻\可移動風場模擬裝置\風墻裝置
2、防水防塵設備:防塵箱、高壓噴淋 / 浸水 / 人工降雨裝置
對應指標:防護等級、關鍵部件密封等
作用:防塵箱提供 1000mg/m3 高濃度沙塵環境;高壓噴淋(80kPa 水壓)全覆蓋機身測試密封;浸水裝置模擬 1m 水深場景;人工降雨裝置復現 25mm/h 暴雨,多維度驗證防水性能。
3、高低溫設備:高低溫試驗箱、冷熱沖擊試驗箱
對應指標:工作溫度范圍、溫度沖擊抗性等
作用:高低溫箱實現 - 20℃~55℃恒溫環境,測試持續運行穩定性;冷熱沖擊箱 5 分鐘內完成 - 20℃→55℃驟變,驗證結構抗溫差能力。
4、低能見度 / 信號設備:沙塵箱、煙霧發生器、電磁兼容暗室
對應指標:防霧防塵、紅外探測、抗干擾能力等
作用:沙塵箱 + 凝露裝置模擬霧霾沙塵;煙霧發生器營造≤200m 能見度;電磁暗室施加標準干擾信號,測試通信穩定性。
5、結構測試設備:拉力測試機、跌落試驗臺
對應指標:抗沖擊強度、螺旋槳強度等
作用:拉力測試機測螺旋槳 50N 抗斷裂強度;1.5m 跌落臺模擬墜地沖擊,驗證機身 10J 抗沖擊能力。
這些設備通過 “模擬ji端環境 + 精準數據采集",確保測試指標可量化、結果可靠。
為什么無人機要做GB/T 38930-2020標準抗風測試?
1、權wei性依據:GB/T 38930-2020 是民用輕小型無人機抗風性的國家的推薦標準,為抗風測試提供統一、規范的技術框架,避免測試指標混亂,確保結果可對比、可追溯。
2、場景適配性:標準明確區分飛行 / 起降階段抗風要求(如 4-15kg 機型飛行≥10.8m/s、起降≥8.0m/s),精準匹配交警無人機等場景 —— 野外執勤常遇突發陣風、復雜風向,按此標準測試可確保設備在實際風況中穩定運行(如清單中 8 級陣風場景即覆蓋標準核心考核范圍)。
3、風險防控核心:標準通過規范風墻模擬、多風向測試等方法,強制驗證機身結構、飛控修正精度等關鍵性能,避免未達標設備因強風失穩墜毀(如墜車流引發二次事故),同時保障任務連續性(如交通監測不中斷)。